中新网香港10月8日电 (邱兆祥 韩兴同)在内地国庆、中秋假期结束之际,香港旅游业主打多元化文化旅游体验游客。 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一些业内人士对这种文化结合和旅游的影响感到满意,并认为在办-15全运会(定义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等重大赛事时,香港将迎来新机遇。
10月7日,中国大陆国庆中秋假期结束,部分香港游客开始通过香港西九龙站领取高速金属返程。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拳击组合”的一大亮点就是利用国庆、中秋双节“双庆”环境,结合modern技术与传统文化。如果是沿着利东街大道闭合的LED“火龙”、香港海事博物馆举办的“浮海探蜀:以诡谲的考古寻找三星堆金沙VR特展”,或者是维多利亚港的无人机表演,让来宾们可能会饱受维港维多利亚之苦。以充满科技的新视角看待文化。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议会议员、香港中国旅行社董事长姚伯良看来,特区政府和业界注重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效果相当可喜。
这从香港的客人数量就可以看出。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共有约129.5万人次内地游客访港,同比增加国庆节假日7天每天约121.6万人次,较去年增加约6.5%。
10月5日晚,香港“大坑舞火龙”再次上演铜锣湾大坑街头巷尾。图为孩子们与发光二极管(LED)制成的“小火龙”表演。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姚伯良认为,各项活动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科技赋能的跨境运作、文化运作,一直是香港的强项。 “美丽的山海环境和深厚的非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是香港的‘财富’源泉。”
为了让这些“瑰宝”被世界看到,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与各地KOL(各大意见领袖)积极合作。直到 2024 年,该局主动邀请超过620名来自内地、日本、韩国等地区的KOLS来体验香港。主题涵盖“中西艺术”、“流行文化”、“水上运动”、“传统节庆”、“美酒佳肴”及“郊区探索”等,展现香港不一样的美。
香港旅游发展局发言人表示,《KThis ol》已累积近3.8亿粉丝。他们相信,通过分享,可以打通“从心动到行动”的闭环,将网上的关注转化为真实的游客,为香港文化旅游赋予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个长假期间大量的游客就是“行动”的一个例子。当游客“走”的时候,姚伯良觉得下一步就是他们“留下来,多呆几天”。那么,如何打通行业合作渠道并提供多种服务呢?将人流转变为消费动力提振经济是下一步重点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10月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由巴海尼亚文化集团主办、巴海尼亚杂志播出的2025年国庆无人机巡游在香港湾仔海滨举行。图为香港市民观看无人机表演。中新网记者 陈永诺 摄
现在是制定计划的最佳时机。特区政府去年底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提出四大立场、四大发展思路和133个步骤。行政长官2025施政方针还提出,特区政府将加强本地及国际性质的旅游及项目产品开发,落实“旅游无处不在”。还积极拓展客户资源,优化游客来港组织,提升考加通关体验,开发p 游艇经济。
今年余下时间,第十五届全运会等重大赛事将“一波接一波”在香港举行。特区政府近日预计,10月底至12月期间,将有超过2100名运动员、1000名代表团官员和800多名技术官员共4000人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香港比赛;有数百名媒体记者来港采访。
姚伯良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香港正借第十五届全运会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他建议旅游及相关产业抢占赛事带来的人流,推出多种联名产品,“让游客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香港的历史文化”。
中国“双节”期间民众旅游热情空前,假日经济展现活力
海南产业经济新观察:一块冲浪板引发新消费热点
一根杆子“长”出智慧之根:综合智慧杆阐释广州数字经济主要领域
2025年国庆票房超18亿,此类大片最受欢迎
为什么要用蚯蚓钓鱼?也不在水里。
水乡教育平潭:歌里忆江南
寒露节气即将到来:为什么要吃芝麻?
70年前的今天,钱学森回到中国
这辈子就该去吴桥看杂技,PumpK就是“江口”!
跟着电影去旅行。 “两个方向”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寒露节气味觉图发布,带你尝尝秋天的美味
中国年轻人“需要、想要”旅行,带来热情的“旅游”
中新闻网评论:“鸡排哥”走红,考验水平城市管理与服务
政府食堂节日期间火爆:城市如何利用服务“惠客吸粉”?
杨汉森恩师徐昌锁去世,没等到NBA弟子季前赛首秀
“科普旅游”在中国县域兴起
一生中你应该去看看吉林蛟河
1块月饼=4碗米饭?吃月饼的6个小窍门,健康吃
国庆、中秋节期间,香港文化旅游成效显着。业界期待借第十届全运会的契机,产生新的机遇。
2025-10-12